长沙艺术培训学校告诉你关于声音的高位置
在我们长沙声乐培训教学过程中,老师们常常谈及声音的位置问题,而“声音位置”这个术语却又往往是可以意会而言传不透的。“声音位置”实质上就是共鸣腔的调节,运用和共鸣位置的问题。我们人体中各个共鸣腔所产生的共鸣效果是各不相同的,唱歌技巧的训练有很大部分就是训练共鸣腔体的变化,调节和配合能力。 有的歌唱者在快速学唱歌的过程中,自我感觉声音结实响亮,但实际上并没有足够的音量,声音没有穿透力,散、发横发白有很又发白,又紧又窄,不能做强弱变化,发轻声尤其困难,还常常会出现摇晃的声音或者岔声、破声,这种声音因为口腔以下的共鸣用的太多,没有上部共鸣,声音的“支柱”全在喉头肌肉的压力上,同时,随着声音的向前推,咽部肌肉过度紧张,并导致从咽喉管传过来对耳朵非常强的压力,使歌唱者本人在听觉上产生了错觉,自我感觉良好,但是实际上是没有柔美音色的,传播不远的“低位置”的声音,声带负荷大,容易疲劳,天长日久就会引起声带病变。 “高位置”的声音,就是有不同比例的鼻腔以上共鸣的声音,听起来松,通,圆,竖,明暗适度,色彩丰富,有相当的音量,又能强弱变化自如,有穿透力,声音能贯穿全场,并且体力消耗小,声带负荷不大。这种声音起音时起主要作用的不是喉部肌肉,而是吸气和呼气两组肌肉群的积极活动,声音不是从嘴里平直的“推”出来,而是先“退”到后面,“吸”到上面,再“悠转”出来的。歌唱者本人听起来声音不是很“亮”,很“结实”,而是稍暗,稍柔和的。这种声音的唱歌培训无论对美声、民族还是通俗唱法的歌唱者们来说都是很必要的。
